2019-11-11 08:10:01 來源:互聯網
渝北區(qū)某小學W媽媽說,剛上二年級的孩子數學成績差,請了很多老師想辦法,成績都不見提升。媽媽很著急,擔心女兒是數理邏輯思維差,怕現在基礎學不好,影響孩子的信心,對孩子以后學習形成不良的影響,求助了資深孩子成長心理咨詢師聶欣老師。
孩子真的是家長認為的邏輯差嗎?聶欣聽了家長的疑問,建議家長先帶小朋友測試孩子成長才能評估看看。
該評量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偵測一個孩子的智慧成長檔案,也就是可以了解孩子在發(fā)展時,其基本準備度、概念理解、溝通表達、精細動作、人際社會的發(fā)展情形及與同年齡層的孩子相比如何。
外在特定領域,該評量可測定在語文、數理邏輯、視覺空間、人際社會、自然觀察、肢體動覺、內省、音樂節(jié)奏等八大方面的發(fā)展商數。
通過評估,聶欣發(fā)現家長擔心的孩子的數理邏輯得分并不低。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評量結果顯示,孩子的語文閱讀理解得分較低,所以孩子數學成績差,并非她的邏輯不好,不會計算,而是她在答題的時候,對題目的理解不到位。
所以聶欣對癥下藥,從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著手,讓媽媽多給女兒講故事,多閱讀圖書。媽媽將信將疑,卻也每天下午讓孩子看一小時故事書,晚上睡前,陪孩子度過半小時講故事的親子陪伴時光。
隨后的一學期,女兒的數學成績竟然穩(wěn)步提升了!
成績擺在眼前,媽媽也不得不為孩子成長才能評估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折服。
看到孩子數學成績差,一般也只會想到是孩子邏輯的問題。沒想到背后居然有這樣的聯系和影響在,真是讓我們長見識了。
那這個讓家長贊嘆不已的孩子成長才能評估究竟是什么來頭呢?聶欣告訴我們,孩子成長才能評估(Assessment of Childrens Growth Ability)源自臺灣資深親子教育專家黃秋蓉老師的SI量評系統(tǒng),針對0到18歲的孩子,提供8個年齡段的測評工具,設置為孩子量身訂做的測評項目。
透過觀察孩子的報告,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氣質行為及智能發(fā)展現況,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下一代,讓教育的成果可以提前到事前已知,而非事后補強。
讓父母能夠:
1、了解自己、家庭的相處模式
2、清楚孩子當下的行為模式背后的原因
3、找到有效和孩子、愛人溝通的方式
4、更有效的掌握人際關系溝通之道
5、幫助孩子構建鷹架,打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那么孩子成長才能評估報告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呢?
SI量評理論用專家系統(tǒng)學習經驗值后模擬推論預測結果的方式為技術基礎;以色彩心理學及馬斯洛之需求層次理論為立論來源,利用當下喜好的顏色配對或是圖形的選擇,讓施作者直覺式的探索對情境直覺反應的感受程度,避免用問卷方式讓當事人去臆測或是想象自己的潛在性格,透過直覺感受的喜好選擇配對結果,反映出受測者的情緒感受傾向。
其中彩跡與圖跡評量即是SI評量系統(tǒng)中應用投射式的測驗方式(另外還有字跡評量,利用寫字所產生的筆畫字跡來偵測潛意識的感受程度),其利用專家系統(tǒng)分析模式作推論或預測,其特點是接受施測者對于色彩或圖形主觀的配對與偏好選擇,同時又兼顧專家咨詢的專業(yè)經驗。
在所定義好之專家系統(tǒng)分析模式架構中,利用施測者所選擇的題目答案,與報告的評量指標做結果,透過專家系統(tǒng)的〝學習〞運算,去學習與實際專家咨詢的結果作比較,再回饋調整系統(tǒng)中各項參數值,整個學習訓練的過程即以一次一個案例訓練的方式作調整,持續(xù)到所有案例讓專家系統(tǒng)分析模式的學習訓練收斂為止。
學習訓練收斂完成的參數,即可作為新案例推論預測的參數值,進而產生對應的報告結果。在論證系統(tǒng)可信度方面,隨機抽樣施作客戶的問卷調查,其認為報告結果與自身感受程度,準確度平均可達 80% 以上,隨機抽查人次已超過 2,000人以上,接受調查對象有:
(1) 政府機關團體咨詢輔導(例如警政單位、退輔會各地榮服處);
(2) 政府對外課程的學員(例如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縣政府);
(3) 校園學生、老師(例如學校整班學生、大學整個科系學生);
(4) 企業(yè)內訓顧問,利用員工全員施作后,所做問卷調查;
(5) 家庭咨詢輔導時,不定期抽樣調查;
孩子成長才能評估有哪些評量?
一、 兒童基本準備度綜合發(fā)展商數評量
(簡稱RDQ)(適合3-6歲)
RDQ為一般領域之綜合發(fā)展商數,該評量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偵測一個孩子的智慧成長檔案,也就是可以了解孩子在發(fā)展時,其基本準備度、概念理解、溝通表達、精細動作、人際社會的發(fā)展情形及與同年齡層的孩子相比如何。
另外在特定領域,該評量可測定在語文、數理邏輯、視覺空間、人際社會、自然觀察、肢體動覺、內省、音樂節(jié)奏等八大方面的發(fā)展商數。
二、社會學習模仿對象相似點評量
(適合1-7歲)
氣質行為科學中,將該年齡層中最能影響「基本準備度」之主要項目,稱為「A因子」。研究證實-當孩子漸漸長大,進入各種不同之社會學習情境,其所模仿之對象很自然地會傾向于與自己具有「相似點」之同學或朋友。所以定時評量孩子之相似點檔案有助于為孩子建立理想之模仿學習對象,以便能促使競爭力多元智能持續(xù)呈J型曲線發(fā)展。主要測評趨避性、適應性、反應強度、堅持度和情緒本質。
三、性格傾向評量
(適合小學以上)
人先天就具有個人之氣質行為特征,并且經由后天各種生活情境(人、事、物等環(huán)境)的互動,不斷的修正自我心理基本需求(被愛、歸屬感、自尊心、好奇心及成就感等),而逐漸形成個性,對于所處的社會情境便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作適應。該報告以程度差異說明個體對于學習、工作、內省及人際關系等行為模式之特質。
四、彩跡評量
(適用小學、中學)
該評量是偵測潛意識中人生劇本的優(yōu)缺點記錄,了解個案對周遭各種情境的動態(tài)適應度與解決問題的基本準備度?!盒愿駴Q定命運』,要擁有好性格,需要擁有好心情,而好心情的前提是有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透過『彩跡』評量施測結果,讓我們有更敏銳的自我覺察能力,從認識自己個性中的情緒盲點為開端,進而覺察到自己的情緒現況對人際關系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影響,能不斷的強化優(yōu)勢,提升弱勢,活出光彩自信的人生。